《姓氏:火神(かがみ)》
最廣為人知的說法:
之前富士電視台的節目『日本語探Qバラエティクイズ!それマジ!?ニッポン』,談到『鏡』此字的由來。
鏡的日文發音是「かがみ」,「かが」=「影」=「事物的樣貌」,「み」=「看見」。
於是『鏡』能映出『影』,所以是能看見事物樣貌的意思。
此外「影」原本的發音是「かげ」。在日本特有的母音同化現象上,讓げ跟母音的が交替了。
另外一種說法:
「かがみ」中的「かが」來自於「輝く/耀く=かがやく」的語幹「輝/耀=かが」(やく是後接動詞的接尾語)。
所以『鏡』是『從這個帶有光芒的東西上能看見事物。』
雖然現代博物館裡看到的鏡子大多已發黑,但一開始都是閃耀光芒的白銅色。
真是名副其實的『耀(かが)見(み)』呢。
自帶光芒加上能映物的關係,鏡子在古代也被視為有靈力故常在祭祀上使用。
日本神話方面:
日本的火之神為「火之迦具土神(ひのかぐつち)」。
迦具(かぐ)等同於「輝(かが)」,土(つち)則是拆為兩部份,「つ」在古語中為現代的「の(的)」之意,「ち」則泛指神靈一類的超自然事物。
→「火之迦具土神」:明亮的火之神。
另外「火之迦具土神」又名「火之夜藝速男神(ひのやぎはやをのかみ)」、「火之炫毘古神(ひのかがびこのかみ)」。
「火之夜藝速男神」,夜藝(やぎ)雖同現代語的「やく」,但在這邊解釋為「自身使出火燄讓其燃燒」。
速(はや)在古語做為名詞前的接頭語,表強調之意,也就是強調後面的「男神(をのかみ)」性別。
→「火之夜藝速男神」:燃燒火燄的男神。
「火之炫毘古神」,炫(かが)同現代的「輝/耀=かが」,意味「從火中生出光芒」。毘古(びこ)指的是男性。
→「火之炫毘古神」:光輝的火之男神。
不管作者採用哪種說法為火神命名,都十分符合角色形象。
一直以來都很敬佩作者在取角色名字上,無論是相互對應還是之間關聯性,都下了很大的功夫。
第一種很有「火神&黑子」的意思,身為唯一能映照影子之物,正因為是真實之光,才能完整顯示命運之影,鏡裡對等的呈現影子樣貌;左右反轉則可以解釋成兩人個性相差甚大但能相互補足,雖然相反,但動作完全同步毫無遲疑,如呼吸般自然,一聲叫喚就能了解對方想法。
第二種則是對火神的形象特別有感觸。黑子做為作者核心價值的傳達者,那麼火神就是價值體現的代行者,所以為什麼火神是第二主角,為什麼偶然的相遇卻是必然的結果,被黑子選做光,並成為他的搭擋。
我們能從火神的籃球上看見作者想要表達的:「團隊合作與信賴」。
之所以從頭到尾都是火神與黑子兩人的籃球組合,主角學校為什麼是團體氣氛最佳的誠凜,便是在說明一件事:「籃球並不是一個人在打」,團隊合作為團體比賽的中心理念,如同麗子在合宿時說的,每個人都要變強,但這並不是要你們打一人籃球,而是為了團隊提昇自己的能力,讓團隊能更向上更加進步。
《名字:大我(たいが)》
『大我』在佛教中,是「遠離我執、我見,而體悟自由自在境界之最高我。並為真實且常存不變者,故稱為大我。」
印度哲學裡,做為「宇宙」的本體,唯一且絕對的精神,最高意識(自然)。
所以這大概也是火神為什麼會被設定有著極高跳躍力的緣故吧。異常的滯空性,看起來就像能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主宰空域。加上還有著『從族群文化融合性最高,最自由,包容力最強的美國回歸』的歸國子女設定,更能體現火神不受拘束總是真實做自己的一面。他是個適合生活在自由國度的人,老實說待在日本對他來說過於狹窄侷限了。
最後我更相信作者只是出於「老虎 = TAIGER = TAIGA = 大我」這樣單純設定給火神名字的。
但如果是綜合以上取名,我只能五體投地…不,全體投地的跪拜藤卷了。
不愧是創造一切的黑籃之神。
再次感謝他,讓我們有幸認識《火神大我》如此閃耀的人物。